週日凱道大遊行,不管要稱他為陳抗,或是宗教嘉年華,都造成社會的關注。
執政的英政府自然是一如既往地表面上身段柔軟,陰損的招式則層出不窮。一下子宣稱不是滅是減、再把抗議者抹藍抹紅、又或指控這些人是衝著宗教團體法而來,必定是腦滿腸肥、貪得無厭的人,吾人好像又看見一次貶抑抗爭公民社會形象的把戲...
大部分上街的人,都只希望政府不要打擾他們日常生活的節奏。問題根本不在滅或減的文字遊戲:滅香是減香的長期目標,誰都清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,而不管是滅還是減,都只是環保單位施政無能的遮羞布,汽機車滿地走、工廠煙囪每天排廢、廢核之後不是綠電而是更多火力機組...中央環保署或地方的環保局,對於這些大問題束手無策,為了製造政績,就拿小老百姓開刀!這是讓大家最失望也最生氣的原因。
最無能的政府,才會一天到晚找人民的麻煩,年改不思考改善基金績效、或是政府挹注的解決辦法,只會一體適用地砍每個人的退休金;環保不思考怎麼減少路上汽機車、怎麼減少施工揚塵、怎麼減少工廠廢氣,卻積極推動每個人減香減金!為什麼政府的改革的方案不但抓不到解決問題的重點,成本還都要全民承擔?而領導者竟成為「有勇氣的推手」?
更可怕的是,挑戰這些說法的人,很容易在時下的政治氛圍中,一概被認定是反改革、反進步的「既得利益者」,甚或被認定是「中共的同路人」,這樣的社會真的是自由開放的嗎?把政策的成本轉嫁到全體人民的身上,然後用分化、貼標籤的方式破壞人民的團結與訴求,自己則收割施政的成果,這樣的施政邏輯,真的可以給台灣人光明的未來嗎?
在浮躁不安,甚至充滿絕望的社會氛圍中,宗教是心靈寄託。數以萬計的台灣人捻香祈禱,但這個政府只聞得到燒香金的刺鼻氣味,卻從來也聽不到老百姓對於國泰民安的卑微祈求!
(Photo credit 中國時報)